亚洲艺术品买家购买力超全球1/3:中国买家平均仅40岁

自进入21世纪以来,艺术品市场正悄然发生变化。大师作品备受追捧,价格亲民的作品由新开辟的网上销售渠道消化,而中价拍品则需要创新的策展想法才能吸引买家。入行20余年的佳士得亚洲艺术部主席兼亚洲区副主席石俊生(Jonathan Stone)对腾讯《一线》表示,这是大势所趋。

2018年3月中旬,石俊生照例从香港飞至纽约总部参加“纽约亚洲艺术周”的拍卖活动。石俊生目前负责佳士得全球的亚洲艺术部门、包括其类别拍卖及私人洽购业务。在重要拍卖场次,他偶尔会陪同贵宾客户登上纽约总部三楼的小型会议室。这些小会议室均设有单向玻璃,客户可以从会议室看到拍卖现场的场景,但反向则并不透光。

石俊生的职责是和各部门以及亚洲区管理层协作,确保佳士得相关拍卖场次顺利进行。问及中国藏家近年来的表现和新变化,石俊生对腾讯《一线》表示,中国藏家对艺术品的了解正在逐渐变得深入,投资品味也开始和国际买家趋近,“学习能力很强。”石俊生注意到,和西方藏家不同的是,中国藏家群体的平均年龄更低,集中于40岁左右,而相比之下,西方藏家的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亚洲藏家仍喜欢追逐经典作品,这一趋势将在2018年得以延续。”

 

亚洲藏家对西方艺术的购买力和意愿加速

石俊生表示,亚洲藏家对西方艺术品的购买力和意愿均有所增加。去年秋拍,佳士得曾破天荒地在香港举行莫奈的单场作品拍卖会,试水亚洲藏家对西方作品的接收程度,结果好于预期。去年纽约秋拍中,文森特·梵高于1889年创作的《田野里犁地的农夫,圣雷米》也由亚洲买家竞得。当时,佳士得亚洲区总裁魏蔚为她的客户以72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77亿元)的落槌价赢得了这件作品。加上佣金,最终的价格是813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39亿元),创下了梵高作品在拍卖中第二高的价格(最终价格包括买方佣金)。

2017年财报显示,佳士得亚洲的客户持续扩大,带动区内成交额上升了39%,更是占据了佳士得全球成交总额的31%,其中在超过100万英镑成交的高价位拍品区间内,亚洲客户带来的成交额增加了63%。

“和80年代的日本以企业名义购买艺术品的潮流不同,中国藏家的目前购买意愿仍主要由个人喜好驱动。”石俊生对腾讯《一线》表示。过去几年,王健林、王中军、刘益谦等中国商人或藏家在西方作品上“一掷千金”让外资拍卖行看到中国买家的购买力。

中国艺术品和藏家进入国际主流艺术圈

在此次纽约亚洲艺术节拍卖会期间,佳士得也在画廊中展出了部分洛克菲勒家族收藏的中国艺术品。在大卫·洛克菲勒去年过世之后,他的子女将父亲所藏艺术品交由佳士得进行拍卖。由于大卫·洛克菲勒的父亲小洛克菲勒钟爱明清瓷器,也影响了大卫的收藏爱好。

石俊生对腾讯《一线》表示,相比以前往往只青睐中国某个特定时期的作品,全球藏家对中国多个艺术品类均表现浓厚兴趣,包括玉石、家具等。

而中国近当代艺术画家的作品也正进入主流收藏圈。去年秋拍,佳士得香港在春秋两季连续刷新赵无极作品的世界拍卖纪录。而佳士得拍卖行的主人、艺术巨头弗朗索瓦·皮诺(Fran?ois Pinault)的伦敦住所中则藏有中国画家曾梵志的画作。

而当问及职业生涯中的高光时刻,石俊生对腾讯《一线》表示,最难忘的任务是商代青铜器“皿方罍”的拍卖。2014年,佳士得和湖南省博物馆合作,完成皿方罍身盖合一。“能确保如此接触的艺术品回到身处的地方,是一件多赢的事情。”石俊生表示。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