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行记·近镜头|抢风口聚龙头,曲靖新材料聚力快跑展前途

有一种“黑色粉末”状材料,看起来不起眼,新能源汽车续航却离不开它,还成为千亿级产业的主打产品。它就是——纳米磷酸铁锂。

从2019年2月首个建成投产的纳米磷酸铁锂生产基地,到今年3月底新签订的磷酸盐系正极材料项目,短短四年多时间,德方纳米已在云南曲靖布局10期项目,计划投资额超200亿元,并将曲靖设立为制造总部。

9月19日,贵州省党政代表团来到曲靖经开区新能源电池产业园学习考察,代表们进展厅看成果、走车间看工艺,感受德方纳米发展的强劲脉动,听取曲靖市打造千亿级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的经验做法。

曲靖市德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德方纳米是全国第一家将纳米技术应用到制备电池正极材料的企业,也是锂离子电池核心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核心产品纳米磷酸铁锂等磷酸盐系正极材料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

代表们一边走,一边看,思考全球光伏龙头企业为何落户曲靖?“2018年,曲靖经开区主要领导率招商团队先后7次赴深圳对接洽谈,我们的产能扩建基地最终选择了曲靖。”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任诚说,正因为曲靖的全方位服务、全过程管控和全周期管理给了公司最强的“安全感”,投资可以说是毫无后顾之忧。

曲靖市德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工厂
抓住“风口”,勇立潮头。该公司现有纳米磷酸铁锂产能26.5万吨/年,磷酸锰铁锂产能11万吨/年,补锂剂产能5000吨/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年产2万吨补锂剂(一期)项目投产,弥补了国内外正极补锂剂市场空白,推动新能源电池产业从材料制造向全产业链拓展。

曲靖市德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主营产品
随着德方纳米重兵布局,磷酸盐系材料产能规模不断释放,宁德时代、远景能源、亿纬锂能、中科星城等行业龙头企业也纷至沓来,建成和在建84.5万吨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10万吨负极材料、23GWh动力储能电池等产能,2022年实现产值180亿元、同比增长313.4%,2023年1—6月实现产值81.31亿元、同比增长34.03%。

曲靖市德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工人正在清点成品数量
让产业“链”起来、园区“活”起来、经济“强”起来,代表们感到此行大开眼界、收获满满。如今,曲靖已初步形成“资源—材料—电芯—电池—应用—回收”全产业链的新能源电池产业,成为全国磷酸盐系正极材料建成产能最大的城市,在新能源电池产业赛道上实现领跑。
“新能源作为千亿级的赛道,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在任诚看来,贵州的磷矿、锰矿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并且风、光、水等新型能源得到了大力发展,能够满足新能源企业的绿色电力需求,期待未来能与贵州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

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任诚接受记者采访
新国发2号文件明确提出支持贵州加快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为贵州在“风口”产业上“起舞”加持赋能。代表们纷纷表示,要学习借鉴德方纳米的经验做法,抢抓产业发展“风口”,瞄准市场需求进行前瞻布局,充分利用好优势资源,实现高质量发展。
【业界反响】
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任诚:

贵州是能源大省,磷矿、锰矿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磷化工产业基础优势明显,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此外,贵州还具有水火互济、多能互补的独特优势,风、光、水等新型能源得到了大力发展,能够满足新能源企业的绿色电力需求。总的来说,贵州的资源优势明显,产业链初具规模,德方纳米作为新能源材料行业的龙头企业,愿意为贵州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希望双方以本次学习考察为契机,未来开展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