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的10年是徐悲鸿艺术创作的高峰时期

“重庆如今变得这么壮观、漂亮,父母如果健在的话肯定会很欣慰。”徐悲鸿之子、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徐庆平介绍,1998年,他曾将徐悲鸿作品带到重庆,让山城市民近距离欣赏到了徐悲鸿的艺术魅力。今天,“回望归鸿——徐悲鸿抗战时期绘画作品展”又将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开展,展出徐悲鸿抗战期间绘画作品75件(套)。

  徐悲鸿杰作诞生背后有何故事?自己眼中的“父母爱情”是怎样的?徐悲鸿夫妇在重庆工作、生活期间有何插曲?徐悲鸿如何对自己进行艺术启蒙的?7月30日,徐庆平接受了重庆日报记者专访。

  300厘米长的《巴人汲水图》没打草稿

  “70年代末,我第一次来重庆,在嘉陵江中站了半个小时。”徐庆平回忆,从那时起,他就有把徐悲鸿作品带回重庆展出的想法,因为重庆留下了徐悲鸿夫妇太多的回忆——

  1937年,徐悲鸿随中央大学西迁至重庆,他和重庆的渊源由此开始;1942年,徐悲鸿在重庆磐溪创立中国美术学院;1946年,徐悲鸿和廖静文在重庆结婚……

  美术史学家普遍认为,在重庆的10年,是徐悲鸿艺术创作的高峰时期。《巴人汲水图》《六骏图》《奔马》……一批享誉美术史的画作在重庆诞生。这其中,《巴人汲水图》反映了抗战时期重庆人不屈不挠的精神,是徐悲鸿现实主义画作的高峰,为人称道。

  “这幅作品创作于中央大学主校区(位于沙坪坝区松林坡)的教室,长达300厘米的卷轴画没有打草稿,一气呵成。”徐庆平说,当时父亲住在江北磐溪,工作在沙坪坝松林坡,每天乘船往返于两岸,看到嘉陵江边人们辛苦挑水的场景,重庆人的坚韧精神也深深烙印在他的脑海,因此作出此画。

  “在那‘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时代,徐悲鸿画中的狮、马、鸡、鹭都饱含着激昂、悲愤或含忍的情态,从中寄托着画家本人的强烈情感。”著名美术评论家邓福星说。

  徐悲鸿在近200幅作品上写下“爱妻静文”

  据了解,徐悲鸿画作存世量近3000幅,其中有近200幅写有“爱妻静文”,说明是赠予妻子廖静文的作品,且绝大多数是精品力作。

  1953年,徐悲鸿因患脑溢血病逝。廖静文和徐悲鸿在一起生活了仅仅7年多的时间,感情却十分深厚。徐庆平表示,父母之所以如此恩爱,主要是因为在重庆患难与共的生活。

  徐庆平介绍,父母在重庆工作、生活时,父亲到中央大学上课,中午就靠一块红薯充饥;没有电灯,就在煤油灯下作画;父亲因脑溢血入院治疗时,两人连饭钱都交不起,母亲常常背着父亲吃剩下的几颗饭粒……

  “母亲去世前几个月,每次见到我都要说在磐溪的艰苦生活,她在老家湖南浏阳都没过这么苦的日子。”徐庆平说,重庆磐溪在父母的心中意义非凡。

  徐悲鸿去世当天,廖静文将徐悲鸿留下的1200余幅作品,及徐悲鸿收藏的历代著名书画1000余幅等全部捐赠给国家文化部。她生前曾表示:“国家让我留下题了我名字的画,但那些画也是悲鸿画得最好的、最喜欢的,我应该捐出来。毕竟一个人的生命有限,捐给国家,作品才能长久保存下去。”

  兄妹上学没钱,母亲去当铺抵押棉衣

  “我名字中的‘庆’就是取自重庆,‘平’取自北平(北京)。”徐庆平笑称,“如果父母晚两个月去北京,我就出生在重庆了,我对重庆也有着特别的感情。”

  1946年,徐悲鸿出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中央美术学院前身)校长。在他的感召下,齐白石、张大千、李可染等进入国立北平艺专任教,他们不仅为学校的美术教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他们创作的作品都深刻影响了一个时代。

  “父亲工作繁忙,我小时候其实很少看到父亲,家里都靠母亲支撑着。”徐庆平回忆,自己上小学一年级、妹妹上幼稚园时,家里拿不出钱,母亲只好把一件很厚的棉衣拿到当铺,以换取学费。

  徐庆平说,虽然父亲工作繁忙,但并没有忽视对子女的艺术启蒙。“我和妹妹在几岁时就开始临摹《张猛龙碑》,父亲还会抽空批阅。”徐庆平说,这次回重庆,来到徐悲鸿中学,得知这所学校每周都要给学生开设一节书法课,自己也感到非常欣慰,“孩子成长过程中,也要重视审美教育。”
 

相关产品

评论